「VLSI 國際研討會」登場 專家齊聚剖析 AI晶片、先進封裝、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
「第70話—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」 開箱經典 穿梭文物故事宇宙
【看見雲林】高齡雲林如何推動大健康產業?
【島內旅行散策】藍天、白雲、花蓮趣 一個迷人的有機城市!(三)
【疫後健康】下一個藍區寶地,台灣?
【樂齡人生】改寫生涯規劃目標 如何才能「健康老」?
賞花‧健行‧品咖啡
「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」人間國寶張鳳英 三代織女的技藝與記憶
走入新竹小京都:新竹公園麗池生活美學故事
【育才永續】諸多「教育元年」 老師們準備好了嗎?
新竹人等了30年的公道三新闢道路,今年5月即將通車,新竹市政府表示,公道三串聯竹市交通外環,為提升整體交通路網效率,市府以交通大數據全面檢討與公道三連結的延平路、經國路及竹光路的號誌策略,現正優先改善
竹市打卡景點+1!位於新竹火車站後站的南大路警察宿舍,市府投入4572萬元修復,串聯鄰近下竹樹屋,變身「下竹町」,2月5日(大年初五)起開放免費參觀。開館首檔展覽邀請國寶級古蹟學者兼建築畫家李乾朗教授
▲經濟部技術處促成工研院與愷得醫材(VADI)在今(18)日簽訂「呼吸器產品研發合作合約」,計畫開發出可適用於居家環境以及醫院的「非侵入性呼吸照護醫材產品」,可望帶動國內醫材產業鏈搶攻疫後新商機。圖中
臺北市歷史建築「松山療養所宿舍」經北市文化局多年努力,從協議價購私有土地、撥用、投入修復到媒合民間營運單位進駐,自12/24日起正式對外開放,與鄰近歷史建築「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」共同打造藝文療癒空間「
▲工研院在全球頂尖會議發表領先全球的創新記憶體技術,成果領先國際大廠,加速產業躋身「下世代運算技術」領先群,圖為示意圖。AI與5G等科技加速了處理巨量資料與分析的速度,但過程中其實非常耗能,因此,兼具